10537159_842994575713667_6296330802277527479_n10385289_842994602380331_1863778005917155341_n10550903_842994552380336_4005941684370507771_n  225346225347

 

瓦考歐阿贊南 2515 行走佛

我沒有很多的收藏,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收藏,我只有些自己喜歡的佛寶,喜歡粉牌在放大鏡下的感覺,喜歡看金屬牌的紅光,喜歡佛祖像、愛老頭牌,開心就好收藏嘛!

 

 

瓦冬沙拉阿贊南是泰國南部巴達龍最頂尖的聖僧之一生於2434年,阿贊南的父親和與瓦考歐的祖師阿贊通濤為師兄弟,但其父因親承受不了妻子的辭世,獨自進了森林,所以從小便跟隨阿贊通濤身邊至2454年滿20歲時,正式在瓦考歐拜阿贊通濤為師,學法數年後,阿贊南還俗結婚,並以白衣阿贊的身分幫助村民信眾解降,醫病,法事等等。直到2506年,師父在瓦冬沙拉再次出家成為僧人,偶後也繼承住持一位。當時師父在世時,當今的九世皇多次南下參見師父,在2519年師父圓寂後,泰皇更特地南下親自替師父舉行火化儀式,由此可見,阿贊南在泰皇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麼重要!

師傅的行走佛是用經書及mahawan和考歐最神秘的黑草藥製作而成感覺上比較黑也較油亮,在同年有兩個樣式,一版是頭是尖的抬左手另一版是這種,這版算市面上流通較少的,問了許許多多國外的友人帶起來針對事業工作並化解身上不好的一切都相當不錯。

佛經中記載了佛陀的四種姿態,站、行、坐、臥。行走佛是很能體現泰國佛教精神的一種形式表現。在泰國,佛教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精神活動的範疇,而是一種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行為規範。宗教對於人的意義就像米、鹽般普通,卻極重要。
行走佛,泰語稱為“帕幫里拉”(Phra Lila )是泰國最有代表性、最具暹羅獨特風格的佛像。行走佛法相可以追溯到素可泰王朝時期。當時,古暹羅曾經大乘與上座部同時流行,但自素可泰王朝開始,就奠定了南傳上座部教義作為主流的趨勢。而在14 世紀時,素可泰接受了巴利文書寫系統,清邁也成了上座部佛教的中心。
行走佛左手施無畏印,右手自然下垂,一隻腳踩著地面,另一隻腳的腳跟抬起,像剛剛停下行走的腳步,腿後還接著那一層臨風散開的漂亮裙褶。行走佛有一種動態的意境,更符合“動靜相宜”的審美哲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傑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